4.负责统筹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对外招商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参与工业招商引资活动。负责重大项目洽谈、跟踪、协调。根据产业发展规划,收集、整理、审核,建立并及时更新工业招商项目库。拟订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研究产业政策。
5.负责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研究拟订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化发展战略,编制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拟订相关政策措施和评价体系并组织实施。负责大数据资源建设、管理,促进大数据政用、民用、商用。负责推进政府数据采集汇聚、登记管理、共享开放。负责推动社会数据汇聚融合、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负责研究推进大数据资源流通交易。负责推动大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工作。负责协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负责组织协调跨单位、跨行业、跨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协调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6.加强企业服务工作,指导和规范中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协调行业协会和社会化服务机构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指导、管理工业行业协会。指导工业企业融资工作,参与企业担保体系建设。负责工业企业的维权投诉和企业减负工作,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7.负责电力、天然气日常运行调度和行业管理。负责协调电力、天然气、通讯线缆设施保护工作。负责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二甲醚、醇基燃料经营企业的行业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负责民用爆破器材生产、流通的行业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负责盐行业管理和储备盐管理工作,保障食盐市场供应和盐行业发展稳定。配合抓好无线电管理工作。
8.组织实施工业和信息产业的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绿色发展促进政策。承担工业节能监察及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督管理。负责指导工业企业破产、关闭、搬迁、结构调整工作,指导、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工作。
9.拟订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业人才、经营管理人员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协调工业企业培训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协同有关单位做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训工作。
10.完成党工委和管委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本级)内设8个职能科室:办公室、经济运行科、规划投资科、招商科、信息化管理科、企业发展促进科、安全综合科、节能与综合利用科。本单位无下级预算单位。
二、单位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1.总体情况。2023年度收入总计3295.07万元,支出总计3295.07万元。收支较上年决算数减少5981.02万元,下降64.5%,主要原因是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项目资金减少。
2.收入情况。2023年度收入合计3295.07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5981.02万元,下降64.5%,主要原因是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项目资金减少。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295.07万元,占100.0%;事业收入0万元,占0.0%;经营收入0万元,占0.0%;其他收入0万元,占0.0%。此外,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和专用结余0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0万元。
3.支出情况。2023年度支出合计3295.07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5981.02万元,下降64.5%,主要原因是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项目资金减少。其中:基本支出609.36万元,占18.5%;项目支出2685.71万元,占81.5%;经营支出0万元,占0.0%。此外,结余分配0万元。
4.结转结余情况。2023年度年末结转和结余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无增减,主要原因是本年收支平衡,无结余。
(二)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计3295.07万元。与2022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减少5981.02万元,下降64.5%。主要原因是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项目资金减少。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1.收入情况。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215.07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5480.62万元,下降63.0%。主要原因是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项目资金减少。较年初预算数减少1413.37万元,下降30.5%。主要原因是本年度追减了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项目预算。此外,年初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0万元。
2.支出情况。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215.07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5480.62万元,下降63.0%。主要原因是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项目资金减少。较年初预算数减少1413.37万元,下降30.5%。主要原因是本年度追减了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项目预算。
3.结转结余情况。2023年度年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无增减,主要原因是本年收支平衡,无结余。
4.比较情况。本单位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0万元,占1.6%,较年初预算数增加50万元,增长100.0%,主要原因是根据工作安排,追加招商引资项目经费。
(2)科学技术支出898.35万元,占27.9%,较年初预算数无增减,主要原因是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安排执行。
(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15.27万元,占6.7%,较年初预算数增加51.06万元,增长31.1%,主要原因是追加中央属、市属企业“三类人员”生活医疗市级补助及退休人员抚恤金等。
(4)卫生健康支出26.68万元,占0.8%,较年初预算数增加2.13万元,增长8.7%,主要原因是追加支付2022年新冠疫情医疗物资剩余费用。
(5)节能环保支出1348万元,占41.9%,较年初预算数无增减,主要原因是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安排执行。
(6)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46.95万元,占20.1%,较年初预算数减少1516.55万元,下降70.1%,主要原因是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对该项支出包含的项目进行了调整,追减部分项目预算。
(7)住房保障支出29.82万元,占0.9%,较年初预算数无增减,主要原因是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安排执行。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一般公共财政拨款基本支出609.36万元。其中:人员经费540.84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1.66万元,下降0.3%,主要原因是在职人员退休及薪资结构调整。人员经费用途主要包括在职及离退休人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退休人员健康休养费、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等各项费用支出。公用经费68.52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3.23万元,下降4.5%,主要原因是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公用经费支出。公用经费用途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差旅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伙食团费等各项费用。
(五)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年初结转结余0万元,年末结转结余0万元。本年收入8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500.4万元,下降86.2%,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政府性基金项目减少。本年支出8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500.4万元,下降86.2%,主要原因是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减少。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本单位2023年度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
三、“三公”经费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共计7.4万元,较年初预算数无增减,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控制“三公”经费。较上年支出数增加0.09万元,增长1.2%,主要原因是招商引资工作量增大,公车使用需求增大,费用增加。
(二)“三公”经费分项支出情况
2023年度本单位因公出国(境)费用0万元,费用支出较年初预算数无增减,较上年支出数无增减。
公务车购置费0万元,费用支出较年初预算数无增减,较上年支出数无增减。
公务车运行维护费6万元,主要用于机要文件交换、市内因公出行、企业协调服务、企业园区调研、安全检查及招商引资等公务活动车辆的燃油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维修费等。费用支出较年初预算数无增减,主要原因是认真落实公车使用规定,从严控制公务车运行维护费。较上年支出数增加0.09万元,增长1.5%,主要原因是招商引资工作量增大,公车使用需求增大,费用增加。
公务接待费1.4万元,主要用于接待市相关部门、县(区)来我区出席会议、考察调研、学习交流、检查指导工作等公务活动人员。费用支出较年初预算数无增减,主要原因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的要求,按照只减不增的要求,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二是强化公务接待支出标准,严格遵守公务接待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较上年支出数无增减,主要原因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的要求,按照只减不增的要求,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二是强化公务接待支出标准,严格遵守公务接待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
(三)“三公”经费实物量情况
2023年度本单位因公出国(境)共计0个团组,0人;公务用车购置0辆,公务车保有量为2辆;国内公务接待20批次158人,其中:国内外事接待0批次,0人;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0人。2023年本单位人均接待费88.48元,车均购置费0万元,车均维护费3万元。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一)财政拨款会议费和培训费情况说明
本年度会议费支出5.25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5万元,增长2000.0%,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招商引资任务加重,招商团队人数增多等原因,会议次数增加,费用增加。本年度培训费支出3.17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1.84万元,增长138.4%,主要原因是上年度因疫情影响,培训费支出较少。
(二)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2023年度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支出68.52万元,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开支办公费、水费、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其他交通费用等。机关运行经费较上年支出数减少3.23万元,下降4.5%,主要原因是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公用经费预算,降低机关运行成本。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单位共有车辆2辆,其中,副部(省)级及以上领导用车0辆、主要负责人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1辆、应急保障用车1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离退休干部用车0辆。单价100万元(含)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
(四)政府采购支出说明
2023年度本单位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0%。2023年度本单位未发生政府采购事项,无相关经费支出。
(五)数据收舍差异情况说明
由于数据四舍五入收舍,文字中数据与公开表格中数据、表格内部汇总数与分项数据、同一分项在不同表格之间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五、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一)单位自评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我单位对22个二级项目开展了绩效自评,涉及财政拨款项目支出资金2685.71万元。
(二)单位绩效评价情况
我单位未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三)财政绩效评价情况
区财政局未委托第三方对我单位开展绩效评价。
六、专业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本年度从本级财政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现金流入;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实际核拨的教育收费等资金在此反映。
(三)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现金流入。
(四)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包括未纳入财政预算或财政专户管理的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现金盘盈收入、存货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的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偿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等。各单位从本级财政单位以外的同级单位取得的经费、从非本级财政单位取得的经费,以及行政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反映在本项内。
(五)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指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非财政拨款结余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六)年初结转和结余:指单位上年结转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
(七)结余分配:指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所得税、提取专用基金、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等当年结余的分配情况。
(八)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结转下年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
(九)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其中:人员经费指政府收支分类经济科目中的“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指政府收支分类经济科目中除“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外的其他支出。
(十)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一)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经费:指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三)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等的各项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护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十四)工资福利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单位开支的在职职工和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
(十五)商品和服务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单位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战略性和应急储备支出)。
(十六)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用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十七)其他资本性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非各级发展与改革单位集中安排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构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和财政支持企业更新改造所发生的支出。
七、决算公开联系方式及信息反馈渠道
本单位决算公开信息反馈和联系方式:023-8171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