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经信局:以工业“钢筋铁骨”挺起发展脊梁
重庆浮法玻璃有限公司拥有全球同行业最先进的动态玻璃检测系统,玻璃从热端流向冷端时,该系统可通过类CT扫描,快速识别比头发丝还细的产品瑕疵。
重庆冠宇电池公司已成为西南地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重要生产基地,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服务惠普、戴尔、华为、小米等全球头部3C数码和新能源汽车客户。
作为国内镁合金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的产品深受赛力斯、长安、吉利等国内品牌青睐,还畅销美国、瑞典、比利时和波兰,是全球镁合金汽车零部件重要的供应商之一。
这三家企业的实践样本,正是万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鲜活注脚,既彰显不同产业赛道活力,更展现了全区工业结构向优向好的发展态势。
在我区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中,工业的地位举足轻重。为持续夯实工业“压舱石”作用,“十四五”期间,万盛始终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数字化变革为抓手,持续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231”现代制造业体系,让工业“钢筋铁骨”更加坚韧有力。
作为迈入“无煤时代”的首个五年规划周期,在煤炭采掘业产值全面归零的背景下,万盛紧紧围绕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积极培育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等“231”现代制造业集群,其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尤为迅猛,产值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合计占比达85.7%,成功实现从“一煤独大”到“绿色制造”的转型跃升。
创新驱动已成为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锻造工业“钢筋铁骨”的关键动能。冠宇电池前瞻研发半固态/固态电池取得突破、福耀玻璃嵌入智能网联车身设计、博奥镁铝一体化压铸工艺、卡斯特铝一体化低压成型工艺、方汀机械首创纳米高刚度铸铁材料等一大批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陆续量产交付。五年来,全区累计有效认定国家级研发平台5家、市级研发平台(含企业技术中心)18家、市级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8家,16家企业入选市级设计驱动型企业库,建成市级智能工厂2个、市级数字化车间23个。企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为工业产业搭建了更广阔的发展框架。通过实施“1+6+6”工作机制,成功引进冠宇动力电池、宝武镁业、奥镁耐火材料、西卡德高、远大医药、卡斯特铝、烟台胜地、广州色耐特等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在区投资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突破10家,这些项目与本地企业形成互补,不仅壮大了产业规模,更完善了产业链条。
市场主体培育成果丰硕,优质企业梯队持续壮大。万盛通过政策扶持、精准服务、要素保障等举措,构建起优质企业梯次发展格局,拥有专精特新企业55家(含国家级“小巨人”2家)、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瞪羚企业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13家。年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1家、10亿元以上企业6家。2025年,2家企业跻身全市民营企业和制造业民营企业百强榜,优质企业已成为推动万盛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改革攻坚持续突破,发展活力充分释放。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累计市场化盘活土地697亩、厂房26.8万平方米,引入市外投资超60亿元,让低效用地变身“产业沃土”;创新引入渝富集团产业基金投资入股冠宇动力电池项目,这是万盛首次通过产业基金方式参与重大产业项目投资,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开展大用户直供气试点工作,为重庆万盛浮法玻璃有限公司降低天然气成本7600万元,同时为供气国有企业增加收入1200万元,实现了“企业降本、国企增收”的共赢局面……一系列有力举措显著优化了营商环境,为工业的壮大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壤。
“十五五”谋篇蓄势,万盛将迭代升级“231”六大现代制造业集群,创新建设能源电子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三大产业转移承接平台,提档升级化工产业园,聚焦聚合抓好“老树发新芽”、补链强链延链、“平台聚合”、产业转移承接等四大招商引资行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信息化和工业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深度融合赋能工业经济发展,奋力打造渝南黔北先进制造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