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情况

[ 索引号 ] 115001100093009823/2025-00109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体裁分类 ] 公告公示
[ 发布机构 ] 万盛生态环境局
[ 成文日期 ] 2025-10-15 [ 发布日期 ] 2025-10-15

万盛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及品质提升工程

日期:2025-10-15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5-10-15

万盛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5年10月15日—2025年10月21日(5个工作日)。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cqwshb@126.com。电话:023—85890565;023—85892887。

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关部门意见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1

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及品质提升工程

2310-500110-04-01-216165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东北路43号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

国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拟在院区北侧新增用地,新增用地面积约38943m2,用于新建设1#门诊楼、2#医技住院综合楼、3#地下车库、4#污水处理站、5#垃圾分类收集厢房(医疗固废贮存库、一般固废间)。拟在既有A院区内(现有用地面积约11774m2)扩建液氧站(6#)及相关附属用房,同时改造7#业务综合楼和8#感染科内部功能布局。7#业务综合楼为既有业务综合楼,改造内容为科室分布布局调整和医疗流程重新布局以及消防、设备等,8#感染科为原有办公楼,功能改造为感染楼,主要为装修改造和局部结构加固。本次新增编制床位47张,由现有653张床位增至700张。改扩建完成后全院总建筑面积139113.53m²,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02269.81m²,地下建筑面积36843.72m2。其中新建总建筑面积105018.36m²,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9847.61m²,地下建筑面积35170.72m2。既有建筑利旧面积34095.1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2422.17m2,地下建筑面积1673.00m²。改扩建工程新增劳动定员850人,建成后全院人员达到1200人,其中医护人员850人,行政后勤人员350人。

废气:①施工现场扬尘:主要有楼体拆除、平整场地、基础开挖、道路铺浇、材料运输、装卸和搅拌等过程产生的扬尘。②道路运输扬尘:为场外运输产生扬尘。③燃油废气:挖掘机等施工机械以柴油为燃料,会产生一定量废气,包括CO、NOx、HC等。防治措施:①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扬尘排污申报,并将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在开工前报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主管部门备案。封闭施工。③地坪硬化。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采用混凝土或钢板进行硬化处理;施工现场非主要道路、材料堆放区、加工区等场所的地坪,应有硬化防尘措施。④车辆冲洗。施工现场车辆进出口应设置自动冲洗设施,并增设人工辅助冲洗;自动冲洗设施基础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冲洗设施应配套设置截水沟、排水沟、沉淀池。处于基础施工阶段的,还应设置洗车槽。⑤砂浆搅拌。采用现场搅拌砂浆的,应采用密闭式防尘棚,设置喷淋等控尘设施。⑥尘源防控。施工现场裸露的场地和临时堆放的土石方,应采用绿色防尘网进行全覆盖,鼓励使用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减少对周边土壤的污染;进行土方工程等作业时,应分段揭掀防尘网,当天完工后应及时恢复覆盖;裸露或堆放时间超过3个月的,应采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河沙、水泥等易扬尘物料,应使用密闭式防尘棚进行存放。

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无组织排放的生活污水、冲洗施工机械而排放的冲洗污水,其主要污染物是SS、COD、BOD、NH3-N等。防治措施:①施工单位对施工场地用水应严格管理,贯彻“一水多用、重复利用、节约用水”的原则,尽量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减轻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产生的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处理后的水可用作低标号砂浆搅和用水。②在施工区设排水沟,收集施工机具跑、冒、滴、漏的石油类,经隔油池处理后回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③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医院现有设施。

噪声:施工期主要声源为动力设备、施工机械、车辆运输等。防治措施:①严格按照《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70号)要求,采取选用低噪声施工工艺、优化布设高噪声施工器具位置、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施工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要求,防止噪声扰民。②禁止夜间施工,除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夜间施工作业的,需在夜间施工前4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批,以获得批准;经批准后方可施工并在施工现场公告附近居民。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夜间施工临时许可制度,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其余时间夜间不施工。③加强对机械和车辆的维修以使它们保持较低的噪声源;车辆运输过程中禁止鸣笛,减轻对当地声环境的影响。④施工期间应优先修筑围墙,无法优先修筑围墙时,在施工场界修建高3.0m的围挡,降低施工噪声影响,特别是对临近敏感点一侧。⑤做好解释工作,出现超标情况及时进行解释、补偿等工作,取得居民谅解。⑥在施工招投标时,将施工噪声控制列入承包内容,在合同中予以明确,并确保各项控制措施的落实。⑦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管理,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养护,闲置设备应立即关闭;尽可能采用外加工材料,减少现场加工的工作量。⑧必要时,对医院大楼、居民楼临近施工现场一侧窗户等采用隔声窗户、隔声玻璃等措施,减少施工对医院等敏感点的影响。⑨楼体拆除,禁止使用爆破、破碎锤等噪声较大的工艺,采用人工拆除方式拆除楼体。

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期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场内建筑物拆除、基础开挖、场地平整、室内装修产生的废弃建材(如土石方、废砂石、石灰、混凝土、木材、废砖等)以及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废包装材料等,施工中废弃建材尽可能重复利用,最终剩余的少量建筑垃圾也运往政府指定的弃渣场处置。防治措施:①固废:污水处理站污泥每年清掏一次,经石灰脱水消毒后交环卫部门处置。②在院区中部单独建设5#垃圾分类收集厢房构筑物,设置1间医疗固废贮存库和1间一般固废间。内设专用容器收集,定期送往医疗废物处置场;医废、危废分类收集,放入专用容器,满足“防风、防雨、防腐、防渗漏”措施,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③生活垃圾采用集中式垃圾中转站由专职人员收集清扫,日产日清,同餐厨垃圾一起交当地环卫部门处置。

区发展改革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 万盛生态环境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