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筑牢防火屏障守护绿水青山









筑牢防火屏障 守护绿水青山
近期,重庆市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缺水”的天气导致全区林区异常干燥、火灾隐患较大。
为确保绿色生态屏障安全,我区坚持以防为主、防控结合,通过推进林区智慧防控、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做好应急储备管理,一张“铺天”“盖地”的森林防火网在盛城越织越密。
打造“智慧网” 全天候多维度巡护森林
“您好,请用手机扫描一下防火码,登记后再进入林区。”8月10日,在黑山镇清风雅水森林防火哨卡,一辆准备进入林区的车辆被护林员拦下,“扫描后,需如实填写您的姓名、进山原因、是否有车辆和同行人员才可以进山。”护林员梁在碧说。
“防火码是以森林防火检查站为抓手构建的一套管控体系。”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森林防火预防中心负责人王红告诉记者,扫一扫二维码,进山信息、离山时间,通过调阅后台数据,均可一目了然。这套管控系统依托互联网平台,延伸了监控时空,减少了监控盲点,显著提升了森林火灾风险监控效率。
在我区,互联网之于森林防火,不只是“防火码”,还有“森林眼”。近年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分别在万东镇黄高山、黑山镇罗家箐、黑山镇团林村民组、石林镇白花旅游度假区、关坝镇银碗槽等地,安装了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并接入区森林防火监控调度中心。
在区森林防火监控调度中心,工作人员用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查看林区情况,随着鼠标的拖动点击,监控画面实时呈现在液晶屏幕上,逶迤群峰中,画面可切换,疑点可放大。
“每套林火视频监控设备都结合了当地的地形地貌,白天360度对半径3公里范围内的人和物实施无死角式全景拍摄;夜间自动切换热成像模式,自动识别半径3公里范围内的火点,24小时不间断提供监测,可以提早预警、及时发现火灾隐患。”王红说。
除此之外,我区还配备了高性能小型多旋翼无人机,对万东镇、石林镇、黑山镇等林区覆盖面积广的乡镇,不定时地开展“空中侦查”,有效弥补监管盲区,实现空中和地面的立体监护。
“近年来,我区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现有森林面积52.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9%。通过打造‘互联网+’森林防火平台,将‘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多措并举,全区森林防火成效明显,已连续多年无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发生,无人员伤亡,全区森林防火形势总体平稳可控。”王红说。
遍布“宣传网” 营造森林防火浓厚氛围
形式多样,防火知识入脑入心。我区创新宣传方式,以最快传播速度、群众最易接受方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使森林防火知识入目、入耳、入心、入脑。
“人人当好护林员,保护绿色大家园”“森林护我家,防火靠大家”“火灾毁林,人人受穷,家园破坏,子孙受害”……行走在万盛各个区域、主要路口,一条条内容生动、通俗易懂、感染力强的森林防火宣传标语、森林防火警示牌十分醒目。
“明火暗火卷烟头,远离易燃人安详;森林防火责任大,护林全靠你我他……”在我区各森林防火哨卡,森林防火顺口溜在滚动播出,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一旁臂戴红袖章的工作人员对过往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并向随行人员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
“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王红介绍,为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我区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扎实的作风,把森林防火工作抓紧、抓细、抓实,全面打响森林防火攻坚战。
入夏以来,我区采用车载宣传、定点宣传、发放宣传手册、发送手机短信、悬挂标牌横幅、举办院坝会等形式,多层次、多形式普及防火常识和宣传政策法规,形成了铺天盖地、氛围浓厚的宣传声势。
喇叭响起来、标语贴起来、横幅挂起来、宣传牌竖起来、网上“赞”起来……针对森林防火灭火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动向,我区还广泛采取“线上+线下”“电话+微信”“传统媒体+新型媒体”等方式,以生动的内容、群众易接受的形式,将森林防火政策法规、森林防火基本常识和应急避险知识传递到林区群众、外来务工人员、游客手中,真正做到森林防火有文字、有声音、有声势、有影响。
目前,全区已组织召开森林防火专题会议6次,印制宣传资料4万份、悬挂宣传横幅50条、制作宣传牌400余块。
加固“保障网” 全面提升森林防火能力
“我们在榜上村八面山附近发现疑似火情,请森林巡护员前往现场核实情况……”去年7月9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森林火灾预防中心通过视频监控自动报警系统,在万东镇榜上村八面山发现疑似“火情”,立即通知万东镇。
“火情”确认后,万东镇立即组织应急救援队赶往现场,通过铁铲、打火帕、风力灭火机等设施设备灭火。由于风力增大的缘故,火势已燃至林区,灭火困难,万东镇现场指挥人员立即向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报告。随即,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先行赶往现场开展处置,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根据火灾初判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综合协调组、扑救指挥组、气象服务组、医疗救治组等工作组在接到指令后迅速开展行动。经过半个小时的不懈努力,“山火”被成功扑灭。
这一幕惊心动魄的场景,出自我区开展的森林火灾应急救援演练。
“演练是检验火灾应急救援预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手段,是锤炼救援队伍,提升应对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举措。”王红告诉记者,开展森林火灾应急救援演练,只是推动我区森林防灭火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的措施之一。
近年来,我区成立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落实领导负责制;实行区级部门包片、镇街干部包村、村(社区)干部和护林员包山头地块,层层压实责任;镇街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森林防火归口报送、“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村(社区)随时保持森林防火联系电话畅通;不断修订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防火督查,细化责任追究制度,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将各林区森林防火纳入考核范围,增强基层干部职工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林区道路、巡山路径进行合理规划,确保一旦发现疑似火情,能迅速赶往指定地点调查核实;储备好防灭火物资,实现专人专库管理,定期检修维护。
目前,293名护林员坚持每天“走山、走水、入林”;设立标准化检查站5个和简易检查站64个,安装森林防火视频监控5个;建成防火隔离带27.1公里、防火通道172.55公里;建成135口森林消防水池,蓄水量达412.28万立方米;防火通道172.55公里、森林防火知识长廊197米,进一步筑牢森林“防火墙”;强化森林防火准备,全区共建立专业扑火队伍1支、半专业应急扑火队伍10支,已购置防火服、油锯、风力灭火机等森林防灭火物资5000余件,确保发生火情能快速反应、积极扑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