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基层政务公开 >重大建设项目领域 >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 索引号 ] 11500110588903728C/2025-00079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
[ 成文日期 ] 2025-03-19 [ 发布日期 ] 2025-03-19

綦万“破壁”共建——关坝—扶欢循环经济产业园焕发新活力

日期:2025-03-19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5-03-19

春回大地,位于万盛与綦江交界处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工厂林立,一辆辆载满化工新材料的货车在园区主干道上往来。这片曾因行政区划分而沉寂的土地,如今因两地“破壁”共建焕发活力——2023年,“关坝—扶欢循环经济产业园”获应急管理部C级化工园区认定,成为重庆唯一跨区域共建共治的化工园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化学反应”正加速释放,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8.5亿元、上缴税收2.2亿元。

跨区破壁   “专班穿透”啃硬骨头

“过去,万盛、綦江各自埋头发展,常出现项目‘撞车’、土地协调困难、环保监管存在盲区等问题。”平山园区管委会主任万春波说。

变化始于两地“专班穿透式”改革。綦万两地建立区级、园区级、镇级工作专班,推进“关坝—扶欢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共建共治。

两地构建常态化沟通协调和工作推动机制,落实两地关于园区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研究园区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工作,审议园区建设的重大政策、重点项目、重要事项等。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全力做好园区项目落地、配套服务、园地矛盾等日常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以专班负责、专人跟进、专项督导等方式,实施定期工作例会机制,着力解决项目招引落地、企业发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近年来,两地紧密协作,有效推进重庆电厂储备煤场、盛创新材料、三峰环保发电等项目落地见效,协同建成园区消防特勤站、园区污水处理厂、双坝水厂、公共停车场、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南北干道、能源路化工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成年供水量1500万立方米的鲤鱼河引水工程,关坝铁路专用线2023年5月通车投用,进出货运能力达600万吨,完全满足园区企业铁路运输需要。

搭台共舞   为有源头活水来

“重庆电厂供热稳定,对我们产品质量有极大提升。”重庆鸿盛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宏伟说。鸿盛医化是我区首个精细医药化工企业,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研发、生产及销售,蒸汽是必不可少的生产环节。

重庆电厂66万千瓦机组供热项目投资785万元,于2024年11月开工建设,总长1.2千米,最大供热量每小时60吨,管道设计最高温度为423摄氏度,在今年初开始为园区多家企业供蒸汽。

“通过重庆电厂的带动,为綦万两地吸引了多家相关企业。”平山园区企业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说。

两地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共商明确以精细化工产业链、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为园区主导方向,达成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共识。同时,聚焦企业竞争力提升,探索推出共同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财政补贴、梯次培育企业工程和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等措施,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助力链上企业加速发展。

目前,园区(万盛)煤电、煤化工、精细化工三大产业鼎足发展,集聚国家能源、东方希望集团等2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成为重庆市重要的能源和精细化工基地,并累计创建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家,科技型企业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机制创新   统筹开发利益共享

共建园区,构建合理的机制对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两地探索建立园区统筹开发、共建责任、利益共享和跨区域项目行政审批机制,形成两地统一机制和有效路径。”万春波介绍。

建立园区统筹开发机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入园标准、统一基础设施建设”原则探索建立新的统筹开发机制,建立两地对新引进项目的联合会审制度,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探索跨区域项目行政审批机制和园区共建责任机制。按照“谁招商、谁开发、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对化工园区涉及项目行政审批、项目招引、安全环保监管、运行维护等工作充分论证,探索建立跨区域项目行政审批机制和园区共建责任机制,简化审批流程,提供高效优质的行政、金融、科技、信息等服务;落实企业在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主体责任,明确划分两地职能部门、镇街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管责任和行政审批职责。

探索园区利益共享机制。按照“存量不变、增量分享、先项目后园区”,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明确新引进项目所形成的税费、GDP由落户地征管与核算,激发项目招引动力,推动园区产业发展、两地互利共赢。

“从物理接壤到化学融合,我们正在书写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范式。”万春波表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这个曾因行政区划束缚步履蹒跚的园区,正以“制度创新+产业协同”双轮驱动,为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探出新路。

夜幕降临,园区明亮的路灯耀眼,光影勾勒出綦万交界处的崭新轮廓。在这里,区域协同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共同绘就的不仅是产业兴盛的蓝图,更是一场关于破除行政壁垒、重塑区域经济地理的深刻变革。

袁治卫丁显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 万盛生态环境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