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重庆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财政预决算备案审查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现将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决算报告如下:
一、全区收支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307万元,为预算的102.8%,完成调整预算数的97.9%,增长6.8%。加上级补助、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收入总量为569,085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2,328万元,为预算的105%,完成调整预算数的78.1%,增长3.7%。加上解支出、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结转下年等,支出总量为569,085万元。
与市六届人大十五次会议审议的2024年执行数(以下简称“2024年执行数”)相比,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数总量无变化。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4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6,662万元,为预算的81.5%,完成调整预算数的100.5%,增长195%。加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等,收入总量为464,100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53,996万元,为预算的144.9%,完成调整预算数的88.6%,增长306.4%。加上解支出、调出资金、结转下年等,支出总量为464,100万元。
与2024年执行数相比,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数总量无变化。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4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5,050万元,为预算的100.3%,完成调整预算数的100%,下降0.6%。加上级补助收入172万元,收入总量为15,222万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2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100%。加调出资金15,000万元,支出总量为15,222万元。
与2024年执行数相比,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数总量无变化。
二、重点报告事项
(一)市人大预算备案审查意见落实情况
根据“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完善预算管理”“着力防范财政风险”人大审查意见,聚焦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我们锚定“一城两区一地”发展定位,坚定“小区能有大作为”信心,创新举措破解多难约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聚焦防风险,守牢安全发展底线。缓释债务风险。通过积极争上、挖潜增收等措施,政府综合债务率下降83个百分点,资产处置变现、隐债化解预算支出压减等10个指标均如期完成。夯实平安基础。统筹化解房地产风险,8个保交楼项目898套房屋全部交付。清偿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有效保障中小企业和农民工权益。投入2.2亿元,深化“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强化应急、公安、政法等基础保障,持续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兜牢“三保”底线。采取开源增收、压缩一般、腾退低效等一系列措施,实现民生政策不打折扣、人员工资足额发放、政府机构有效运转目标。教育、科技、农林水等重点支出均实现正增长。
——聚焦稳预期,落实重大决策部署。狠抓收入征管。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重大项目等税源征管,统筹盘活“三资”,增加资金有效供给,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8%,基金收入增长195%,稳住了收入预期基本面。推进重大项目。统筹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发国债、中央基建投资等资金10亿元,支持天星水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13个老旧小区、2个城中村片区改造,加速推进页岩气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厚植产业基础。综合运用减税降费、创新激励、科技再贷款等政策措施,撬动工业投资42亿元。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市级瞪羚企业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规上制造业亩均产值421万元、亩均税收22万元。
——聚焦强监管,习惯政府过紧日子。建机制。出台政府过紧日子七条硬措施,印发“六压减、六严控、三机制”41项具体要求,制定政府债务管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等6方面28条严肃财经纪律举措。控成本。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与管控,从预算源头压减一般性项目支出18%及其他运行类支出0.76亿元。重评价。分类设置预算管理基础规范、内控制度管理、绩效管理、监督检查结果等重点财政业务评价指标52项,对镇街和部门实施评价考核和赛马比拼,严格预算安排与监督检查、绩效管理挂钩机制。
——聚焦提效能,深化财政管理改革。迭代推进数字化改革。紧扣“实战枢纽”定位,集约高效整合财政资金,全力支持建成三级治理中心。扎实推进“三攻坚一盘活”。关闭注销部门、镇街出资企业79户,国企层级由6级减至2级,压减企业法人33户,减亏扭亏53户。深化“六项全面清理”,盘活国有资产693宗,回收资金42.2亿元。全面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探索零基预算改革,修订出台预算管理、综合评价等8项制度,绘制操作图谱22张,建立支出标准2,226项,实现预算管理规范化、制度执行可视化、项目编制精细化。
(二)区对镇级转移支付情况
2024年,区对镇级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支出20,541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9,365万元,主要用于均衡财力和体制补助,以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共同事权;专项转移支付1,176万元,主要用于食品药品监管、农村综改、财金协同支持镇乡发展等。
2024年,区对镇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转移支付支出2,036万元,主要用于巴蜀美丽庭院、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等。
(三)直达资金使用情况
2024年,上级下达我区直达资金4.66亿元。我区严格按照要求,及时将资金分配下达至相关单位,主要用于义务教育、促进就业、灾害防治、公共卫生服务、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等领域。2024年末,支出进度为86%。
(四)政府债务情况
2024年,市政府转贷万盛政府债券35.72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3.09亿元,用于采煤沉陷受损农房综合治理、青山湖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及水资源涵养保护等项目建设;再融资债券22.63亿元,用于偿还存量债务。全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25.55亿元,其中,偿还本金22.94亿元,兑付利息2.61亿元。
2024年末,全区政府债务余额为110亿元,处于市下核定限额之内。其中:一般债务余额58亿元,专项债务余额52亿元。按财政部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办法测算,政府债务率为177.7%,风险总体可控。
(五)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转结余资金、预备费使用情况
2024年初,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6,833万元,全部动用安排用于预算执行中工资福利支出调整。2024年底,将未使用完预备费、超收收入等36,734万元,依规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5年初,全部动用统筹平衡预算。
2024年初,上级转移支付结转60,830万元,结合项目实际拨付后,剩余资金按照存量资金管理规定及与上对账情况,结转至2025年16,604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81万元。
2024年共安排预备费3,500万元,年度执行中动用56万元,用于森林防火相关工作,剩余部分依规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六)“三公”经费支出及政府采购情况
2024年,全区“三公”经费支出1,365万元,同比增长14.9%。公务接待费93万元,同比减少26.2%,因公出国(境)费用0万元,与上年持平。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272万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391万元,增长240%,主要是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应急及消防用车购置,同时为切实保障正常执法、公务活动,对已超过更新年限、里程数较高、运行维修成本高、安全隐患攀升的车辆,逐年安排预算更换购置。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881万元,下降7%。
2024年,全区共下达政府采购计划预算33,285万元,其中,货物类7,708万元、服务类3,820万元、工程类21,757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2.4亿元,占比77.27%。通过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优先采购等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七)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严格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规定,扎实开展预算绩效评估、监控、评价,推动绩效管理与预算安排挂钩。建立部门绩效管理综合评价机制,将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编制、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自评质量、重点评价结果质量及应用等纳入部门2024年财经综合管理评价范围,并与部门公用经费、一般性项目预算安排挂钩。选取部分单位和专项资金,实施绩效重点评价,涵盖教育、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项目11个,涉及资金3.6亿元。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分类提出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统筹推进、强化监管等四大类整改建议,督促相关单位完善制度10项、开展财经纪律培训12场、调整优化政策1项等。
(八)重大政府投资计划和重点投资项目情况
扎实推进全区产业发展、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社会民生等九类112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6.4亿元,其中,24个产业发展项目28.4亿元,11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1亿元,19个城市更新项目9.6亿元,10个乡村振兴项目0.9亿元,21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2亿元,10个文化旅游项目0.4亿元,7个社会民生建设项目0.4亿元,7个生态环保项目0.9亿元,其他项目0.5亿元。
(九)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
2025年上半年,市审计局依法对2024年度全区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编制进行了审计,指出了专项资金下达不及时、项目建设进度偏慢等16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整改意见。万盛经开区高度重视,区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整改,现已完成整改12项,整改完成进度75%。下一步,将对照意见开展专题研究,压实整改责任,细化整改台账,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督促责任单位打表推进问题整改,切实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附件: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年决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