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盛经开区财政局关于下达2025年上级转移支付的通知









生态环境局:
根据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5年第二批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渝财环〔2025〕48号)要求,现下达你单位2025年上级转移支付资金656万元(资金明细见附件)。
请你单位结合项目实际,按渝财环〔2025〕48号文件要求做好资金监管,将下达的转移支付支出准确列入相应收支科目,并按规定程序拨付使用。严格执行项目计划绩效目标,加强追踪问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万盛经开区财政局
2025年7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下达2025年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预算单位 |
上级文号 |
摘要 |
金额 |
功能科目 |
经济科目 |
合计 |
656 |
|||||
1 |
生态环境局 |
渝财环〔2025〕48号 |
关于下达2025年第二批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 |
656 |
2110302 |
31003 |
附件2
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区域绩效目标表
专项名称 |
水污染防治资金 | ||||
中央主管部门 |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 | ||||
省级财政部门 |
重庆市财政局 |
省级主管部门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 ||
资金 情况 (万元) |
年度金额: |
124342(计划) | |||
其中:中央补助 |
82667 (从2025年第二批资金开始,项目资金分两批下达,本次下达第一次资金) | ||||
地方资金(含社会资金) |
25546 (计划,根据项目招标情况据实调整) | ||||
年度目标 |
支持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修复、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等项目实施,促进辖区水环境质量改善。 | ||||
绩效指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治数量(个) |
≥5 | ||
新增完成规范化建设入河排污口数量(个) |
≥100 | ||||
新增开展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或修复项目数量(个) |
≥4 | ||||
运行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数量(个) |
≥3 | ||||
质量指标 |
项目验收合格率 |
100% | |||
时效指标 |
项目开工率 |
100% | |||
项目完工率 |
≥25% | ||||
效益指标 |
生态效益指标 |
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
≥97.3% | ||
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中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 |
0 | ||||
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 |
100% | ||||
地下水环境质量国控考核区域点位水质Ⅴ类比例 |
≤27.3%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群众满意度 |
≥90% |
附3
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表
项目名称 |
万盛经开区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项目 | |||||||
中央主管部门 |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 | |||||||
省级财政部门 |
重庆市财政局 |
省级主管部门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 |||||
区县财政部门 |
万盛经开区财政局 |
区县主管部门 |
万盛经开区生态环境局 | |||||
资金情况 (万元) |
计划总投资 |
1165.27 | ||||||
其中:中央资金 |
656(中央资金分两批下达,本次下达第一批,第二批根据项目采购签订合同金额和实施情况下达) | |||||||
地方资金(含社会资金) |
233.06(计划,根据项目招标情况据实调整) | |||||||
总 体 目 标 |
根据《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以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经过排查溯源后确定纳入重点管控的入河排污口133个.按《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对133个入河排污口开展规范化建设,设立标识牌99个,对其中重点管控的入河排污口建设视频监控46处、流量计量15处、采样终端5处、建设水质光谱监测微站7套、接入15个重点污染源单位的已建的监测系统数据,提升水环境监控监测能力,为日常监管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撑.建设入河排污口信息化监管系统1套,构建入河排污口台账,推动“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全过程监督管理,进一步增强全区水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巩固我区水环境治理成果,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 |||||||
绩 效 指 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
产出 指标 |
数量指标 |
指标1:完成标识牌设立的入河排污口点位 |
99个 | |||||
指标2:新建入河排污口视频监控点位 |
46个 | |||||||
指标3:并接污染源单位已建监测系统数据 |
15个 | |||||||
指标4:新建入河排污口流量计量点位 |
15个 | |||||||
指标5:新建入河排污口智能采样终端 |
5个 | |||||||
指标6:新建水质光谱监测微站 |
7套 | |||||||
指标7:新建入河排污口信息化监管系统 |
1套 | |||||||
质量指标 |
指标1:工程验收合格率 |
100% | ||||||
指标2:是否符合《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规范化建设(征求意见稿)》的要求 |
是 | |||||||
时效指标 |
指标1:项目建设周期 |
15个月 | ||||||
指标2:流量实时监测数据上传频次 |
10分钟一组监测数据 | |||||||
指标3:实时视频监控保存期 |
≥90天 | |||||||
指标4:问题视频、问题图片保存期 |
≥5年 | |||||||
指标5:项目开工时间 |
自中央资金预算下达之日起1年内 | |||||||
指标6:项目完成招标时间 |
自中央资金预算下达之日起1年内 | |||||||
成本指标 |
指标1:项目中标金额 |
不超过项目采购限价金额 | ||||||
指标2:总投资 |
≤1165.27万元 | |||||||
效益 指标 |
经济效益指标 |
指标1:人工巡查次数 |
减少30% | |||||
指标2:问题处置时限 |
问题处理时限缩短 | |||||||
指标3:入河排污口日常监管效率 |
提升监管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 |||||||
社会效益指标 |
指标1:入河排污口异常排污情况 |
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 ||||||
指标2:水生态环境监管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
提升 | |||||||
生态效益指标 |
指标1:流域断面水环境质量 |
提升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指标1:监管部门满意度 |
≥90% | |||||
指标2:公众满意度 |
≥90% | |||||||
指标3:系统使用者满意度指标 |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