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部门工作信息

财政局:小额信贷激活农村金融“一池活水”万盛发放1700万余元助脱贫

日期:2023-10-1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3-10-11

近日,石林镇庙坝村,2021年“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罗贵书家里来了客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巴南监管分局与区财政局、邮储银行万盛支行工作人员一道来到罗贵书家中,做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的跟踪服务。“多亏了小额信贷,我搞起了养鸡场,一年收入可入账3.8万元,基本生活有保障。”脱贫户罗贵书笑呵呵地说。他家的院坝连接了村道,进出十分方便,家里安装了天然气,还购买了摩托车、冰柜等家电,鸡舍也翻新了,日子越过越好。

眼前的生活,已经不是多年前大家看到的样子。罗贵书回忆,年幼时由于一场意外,造成他右下肢萎缩变形,行走不便,就业困难。以前,他家5口人仅靠务农维生,日子过得紧巴巴。加上年过八旬的父亲患病用钱、两个孩子上学花费,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随后,罗贵书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销越来越大,务农收入难以为继,罗贵书不得不“另谋出路”。了解罗贵书的实际情况后,该镇扶贫干部为他量身打造了一个脱贫计划:养殖山地鸡。一开始,罗贵书心里也“打鼓”:建养鸡场的钱哪里来?自己没啥经验,遇到技术难题怎么解决?鸡销不出去怎么办?对于罗贵书的顾虑,扶贫干部送来了“定心丸”:申请“扶贫小额信用贷款”(2021年更名为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享受全额贴息,并承诺为他解决技术和销路等问题。心中有了底气,罗贵书干劲足了。说干就干,他和妻子一柱一梁地建起了一个小型鸡舍,先购买120只鸡苗,走上养殖路。养鸡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罗贵书的鸡苗没养多久,便出现生病、成批死亡的情况。这下可把他们急坏了,赶紧向驻村干部寻求帮助,最后在镇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解决了问题。

有资金、有技术、有帮扶,罗贵书的养鸡产业逐步上了规模。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原先简易的鸡舍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罗贵书申请了1万元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扩建鸡舍。经过这些年的用心经营,罗贵书的山地鸡越养越好,养殖规模从起初的百余只发展到300多只,销量良好。2020年,他光养鸡就赚了3万多元,成功摆脱了贫困。同年10月,他还清了贷款。2021年,罗贵书又贷了5万元小额信用贷款,用于再扩大养殖规模。有了贷款,生活有了压力,更有了动力。宽敞的养鸡场里,山地鸡成群结队啄食,每只都长得滚圆壮实。罗贵书麻利地给鸡喂食,做起事来仿佛浑身是劲。“现在日子有奔头,只要肯干,生活就会越来越好。”他说。“金融业始终要聚焦山水间的基层民众,做实农村金融的‘最后一公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巴南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说,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方式,小额信贷对贫困群众给予精准的滴灌式支持,激活了农村金融“一池活水”。截至目前,万盛累计发放脱贫(扶贫)小额信贷金额逾1700万元,惠及12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谈及未来,罗贵书一直面带笑容。因附近的梦幻奥陶纪景区带来了顾客,他正在和周边的农家乐协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向其供应优质土鸡,希望实现全年不间断产出。基于此,他计划再申请小额信贷,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向游客直销土鸡及其它农副产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 万盛生态环境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