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策文件 >区级政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110588903998Y/2024-00067 [ 发文字号 ] 万盛减办发〔2024〕11号
[ 主题分类 ] 应急管理 [ 体裁分类 ] 防灾减灾
[ 发布机构 ] 万盛应急局
[ 成文日期 ] 2024-07-08 [ 发布日期 ] 2024-07-10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征求《万盛经开区防灾减灾救灾固本强基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日期:2024-07-10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4-07-10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征求《万盛经开区防灾减灾救灾固本强基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意见

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减灾委成员单位,有关单位

现将《万盛经开区防灾减灾救灾固本强基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发你们征求意见建议请于7151800前将书面意见反馈区减灾委办公室。反馈意见需加盖单位印章,电子件和扫描件传渝快政逾期未反馈则视为无意见

人:娄方源

联系电话:18725994018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478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万盛经开区防灾减灾救灾固本强基三年行动

实施方案(20242026年)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减灾委关于印发〈重庆市防灾减灾救灾固本强基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渝减委〔20244号)要求,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牢固树立“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紧扣“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以固本强基为主题,以“统、防、救”为主线,按照“2024年完成一批重点治理项目、2025年基本补齐短板弱项、2026年持续巩固提升”的阶段目标,系统谋划实施统筹协调、防御基础、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应急救援、救灾救助、数字赋能和宣传动员能力提升“八大行动”,努力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统筹协调能力提升行动。

1.健全多跨协同工作体制。进一步完善区、镇街两级党政领导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制定两级党政领导干部防灾减灾救灾“责任清单”。调整优化区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区减灾委)和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区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区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以下统称“一委四指”)组织架构,进一步强化决策谋划、综合协调、牵头抓总作用,提升实际运行水平。强化横向联动,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加强气象、水文、地灾、地震、森林火灾等主管部门监测预警,水利、规划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行业部门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救援和灾害救助的协调联动和协同配合。强化基层基础,依托“141”基层智治体系,落实基层应急管理“有机构、有人员、有条件、有能力、有规则”工作要求,强化组织、能力和制度保障。

2.完善极端灾害应对机制。坚持系统观念,进一步强化党政领导靠前指挥机制、“一委四指”统筹协调机制、部门多跨协同机制、网格化传导机制、临灾叫应机制、提前避险转移机制、流域联防联控机制等。在应对暴雨、高温、干旱、低温雨雪冰冻、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极端灾害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有效经验,持续提升抵御极端自然灾害能力。

(二)开展防御基础能力提升行动。

3.推进洪涝灾害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推进天星水库建设,完成蒲河(万盛段)综合治理工程、五布河(万盛段)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市级以上资金支持,分步推进重点山洪沟治理。强化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建设,开展中心城区易涝点整治。到2026年,持续新建、改造一批城市排水管网、雨水泵站等排水设施,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4.加快地震和地质灾害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我区地震监测仪器维修保障基地建设,持续开展重要构造部位、重点断裂、重点区域的地震构造环境探查和承灾体风险调查。开展全区11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完成120人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避险搬迁和4个地质灾害工程治理。

5.强化森林防灭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夯实重点林区森林防灭火基础,织密阻隔网络,重点林区实现网格化治理,包括新建防火道路25.195公里,新建生物防火隔离带15.36公里。按照重点区域取水半径12公里、其他区域取水半径23公里的要求,合理布局消防水池(箱)、消防管网。

(三)开展风险防控能力提升行动。

6.开展常态化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工作。全面推进普查数据动态更新和共享共用,不断深化拓展普查成果应用,构建普查评估共建共治共享格局。2024年配合探索建立“部门+区县”条块结合数据更新长效机制;2025年争取市级部门指导支持,扩大范围探索推进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编制工作;2026年实现全要素动态更新和交汇入库,基础数据库稳定运行,风险评估区划定期更新,常态化普查评估工作水平显著提升。

7.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摸清风险底数,动态管理妨碍河道行洪问题清单、防洪重点区域及薄弱环节风险点清单、中心城区易涝点、地质灾害及森林火灾隐患清单,推进各种灾害隐患治理整改,实现点位精准化、管控体系化、管理闭环化。充分发挥防汛“三个责任人”、地灾“四重网格员”、森林防火“巡山守卡护林员”作用,严格落实隐患排查、险情报送、早期处置等一线责任,尽早除险清患、防患未然。

(四)开展监测预警能力提升行动。

8.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在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高海拔地区等监测盲区增补地面气象观测站,暴雨过程预警准确率达到92%以上,强对流天气警报提前50分钟发布。提升电子围栏、应急广播、“渝快政”预警信息精准发布能力。实现已建成水库监测全覆盖,加快现代化水文站网体系建设,中小河流水文预报能力逐步提升。完成1个地震监测站标准化改造、1个地震监测站智能化升级,全面拓展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实现全区域秒级地震预警能力。

9.加强小流域风险预警。在110000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成果基础上,叠加气象观测站网数据、水文调查及监测数据,实现以小流域为基本工作单元的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全覆盖。坚持传统手段、现代通讯、基层河长、地灾防治“四重”网格体系与镇街基层治理网格单元相结合,确保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提示全面覆盖受威胁群众。进一步加强多部门联合防范山洪、地质灾害体系建设,形成山洪、地质灾害预警信息联合发布、灾险情联合处置的工作格局。建立精细到小流域的气象预报预警监测体系,动态确定风险区域和受威胁群众。

10.完善预警管理体系。不断优化预警响应指令和短信接收人员匹配度,开展预警绩效分析,促进“一行业一措施、一乡镇一方案”预警体系和智能发布系统功能完善。在现有基层预警叫应责任体系基础上,依托“数字应急”“渝快政+渝快办”功能,打通基层责任人信息反馈“回路”,落实“有令必行”责任监督,实现预警叫应双向闭环。持续完善直达基层的临灾叫应机制,提升特殊群体“一对一”预警叫应效能。

(五)开展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

11.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建设。2024年配合推进市—区—镇街三级应急指挥部建设,确保“断网、断电、断路”等情况下具有正常运转能力,初步具备与所承担工作任务相匹配的指挥场所。2025年应急指挥平台实现重点行业领域数据接入,系统的集成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上下贯通、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的一体化应急指挥部体系基本形成。2026年建成科学、规范、高效、安全、互联互通的应急指挥部体系。

12.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对标市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推动各镇街、区级有关部门开展新一轮预案修订,细化实化各方职责,基本形成“上下衔接、左右关联”的预案体系。配合推广预案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流程、处置措施、责任单位等,配套制定应急处置“一册通”“明白卡”等。2025年镇街和村(社区)两级应急预案修订率达到100%

13.强化应急力量。按照全市应急救援队伍统筹规划安排,着力打造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拳头力量。制定完善专业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加大重点行业领域队伍建设力度,统筹森林防火、城市排涝、电力保障、燃气抢险等专业力量建设。2025年按照“专职人员不少于30人、镇街专兼职人员不少于15人”的标准,全面建成应急救援队伍,村(社区)微型应急救援站(点)建成率达到100%2026年依托全区学校操场、应急避难点、广场等公共资源布局23个临时起降点。

14.完善救援装备。聚焦防灾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灾种,按照“通用装备+专用装备”相结合原则,差异化配备救援装备。2024年完成全区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2026年重点镇街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率超过70%,实现基层救援队伍“5分钟响应、15分钟到达、20分钟开展救援”。立足极端条件下全区、镇街两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需求,分级推进救援装备配备,形成梯次衔接、结构互补的装备体系。实现全区队伍常态应对、镇街队伍先期处置的装备保障能力。

15.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2024年以现有选点为基础,重点推进农村山区临时避灾场所建设,实现自然村全覆盖,落实点位信息“数字应急”上图。完成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20242035年)编制工作。2025年完成全区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和长期、短期、紧急三类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体系。

(六)开展救灾救助能力提升行动。

16.加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将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第一时间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监管,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100%通过“一卡通”发放。

17.加快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建设。2025年实现满足全区启动自然灾害救助Ⅲ级响应的救灾物资保障需求,重点储备“五有”(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所、有医疗服务)保障性物资。

18.健全灾后恢复重建联动机制。对启动自然灾害救助Ⅲ级响应及以上应急响应的自然灾害,区级有关部门会同受灾镇街启动恢复重建工作,以镇街为主导、区级部门形成合力,广泛调动干部群众、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面积极性,共同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19.完善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制度体系。根据《重特大自然灾害调查评估暂行办法》,完善我区自然灾害调查评估相关制度,细化各灾种调查评估实施细则。2026年建成信息共享、多跨协同、行刑衔接、督查督办、线索移交、成果运用等工作机制,形成全面规范的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工作体系。

20.充分发挥巨灾保险作用。各镇街根据自身风险需求,稳步推进巨灾保险,2026年力争实现全覆盖,建立起适合我区区情的多灾因、多层次、多年期巨灾保障体系。指导保险公司提升服务质效,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全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

(七)开展数字赋能能力提升行动。

21.加快数字化系统建设应用。积极配合构建“数字应急·自然灾害防减救”综合应用平台,配合整合“气象御天”“大渝治水”“内涝预警”“危岩地灾”“智慧地震”“智慧林长”等部门数字化平台资源,加强数据集成、多跨融合。2024年初步配合完成各类专题应用开发。2025年配合实现防灾减灾救灾感知监测体系全面覆盖,数据资源与能力组件全面完善,业务应用场景形成实战实效,区域安全“可感、可视、可统、可防、可救”。

22.促进铁塔电力资源和数据应用。2025年充分运用通信铁塔、电力等大数据,开展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灾情评估,健全完善自然灾害灾情监测、灾害影响、恢复评估、网络舆情等数据辅助分析能力。

(八)开展宣传动员能力提升行动。

23.推动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普及。广泛开展“5·12”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全民防灾减灾救灾良好氛围。开展“千师万讲”安全知识大宣讲、应急科普讲解大赛、应急科普微视频大赛等活动,积极推动防灾减灾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持续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让全社会理解、认同和支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加强重要时段、重要节点、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及舆情引导工作,准确发布灾情和救灾救助工作情况,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减灾委分年度对防灾减灾救灾固本强基三年行动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督导,按照进度要求扎实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各镇街、区级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工作任务和阶段目标,定期组织研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区级牵头部门每半年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区减灾办备案。

(二)强化投入保障。区级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落实项目资金,有序谋划推进。各镇街、有关部门要科学合理安排预算,保障各项任务措施的资金需求。

(三)强化督促指导。区减灾办将建立完善信息汇总、晾晒通报、督导检查等机制,把防灾减灾救灾固本强基三年行动作为督查重点,针对重点行业和地区开展督导检查,严格问责问效,确保落实落地。

附件:全区防灾减灾救灾固本强基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清单


附件

全区防灾减灾救灾固本强基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清单

行动名称

重点任务

完成时间

责任单位

一、统筹协调能力提升行动

1.健全多跨协同工作体制

制定党政领导干部防灾减灾救灾“责任清单”。

2024年

区减灾办

发挥部门专业优势,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多跨协同。

持续推进

规划自然资源局、水利局、气象局、应急局等有关部门

依托“141”基层智治体系,落实基层应急管理“有机构、有人员、有条件、有能力、有规则”工作要求,强化组织、能力和制度保障。

持续推进

各镇街

2.完善极端灾害应对机制

在应对暴雨、高温、干旱、低温雨雪冰冻、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极端灾害实战过程中,不断总结有效经验,持续提升抵御极端自然灾害能力。

持续推进

各镇街,区减灾委各成员单位

二、防御基础能力提升行动

3.推进洪涝灾害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完成蒲河(万盛段)综合治理工程、五布河(万盛段)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市级以上资金支持,分步推进重点山洪沟治理。

2026年

区水利局牵头,有关镇街配合

消除21队小坡脚、高速路口转盘、福耀路二郎峡入口等8处易涝点。

2024年

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有关镇街配合

新建、改造城市排水管网10公里,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2026年

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4.加快地震和地质灾害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我区地震监测仪器维修保障基地建设,持续开展重要构造部位、重点断裂、重点区域的地震构造环境探查和承灾体风险调查。

2026年

区科技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完成全区1:1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2026年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完成120人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避险搬迁和4个地质灾害工程治理。

2026年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5.强化森林防灭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织密阻隔网络,重点林区实现网格化治理,新建防火道路25.195公里,新建生物防火隔离带15.36公里。按照重点区域取水半径1—2公里、其他区域取水半径2—3公里的要求,合理布局消防水池(箱)、消防管网。

2025年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三、风险防控能力提升行动

6.开展常态化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工作

扩大范围探索推进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编制工作。

2025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各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实现全要素动态更新和交汇入库。

2026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各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7.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全面摸清风险底数,动态管理隐患清单,推进各灾害隐患治理整改,实现点位精准化、管控体系化、管理闭环化。

持续推进

各镇街、区减灾委各成员单位

严格落实隐患排查、险情报送、早期处置等一线责任,尽早除险清患、防患未然。

持续推进

各镇街、区减灾委各成员单位

四、监测预警能力提升行动

8.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在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高海拔地区等监测盲区增补地面气象观测站。

2026年

区气象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新建中小流域自动气象站,提升中小流域灾害监测能力。

2026年

区气象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提升电子围栏、应急广播、“渝快政”预警信息精准发布能力。

2026年

区气象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实现已建成水库监测全覆盖,加快现代化水文站网体系建设,中小河流水文预报能力逐步提升。

2026年

区水利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完成1个地震监测站标准化改造、1个地震监测站智能化升级,全面拓展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实现全区域秒级地震预警能力。

2026年

区科技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9.加强小流域风险预警

在1:10000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成果基础上,实现以小流域为基本工作单元的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全覆盖。

2026年

区气象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水利局,各镇街

坚持传统手段、现代通讯、基层河长、地灾防治“四重”网格体系与镇街基层治理网格单元相结合,确保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提示全面覆盖受威胁群众。

持续推进

区气象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水利局等有关部门,各镇街

进一步加强多部门联合防范山洪、地质灾害体系建设,形成山洪、地质灾害预警信息联合发布,灾险情联合处置的工作格局。

持续推进

区气象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水利局等有关部门,各镇街

10.完善预警管理体系

不断优化预警响应指令和短信接收人员匹配度,开展预警绩效分析,促进“一行业一措施、一乡镇一方案”预警体系和智能发布系统功能完善。

持续推进

区气象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依托“数字应急”“渝快政+渝快办”功能,打通基层责任人信息反馈“回路”,落实“有令必行”责任监督,实现预警叫应双向闭环。

持续推进

区气象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持续完善直达基层的临灾叫应机制,提升特殊群体“一对一”预警叫应效能。

持续推进

区气象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五、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

11.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建设

推进市—区—镇街三级应急指挥部建设,确保“断网、断电、断路”等情况下具有正常运转能力,初步具备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匹配的指挥场所。

2024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实现重点行业领域数据接入,系统的集成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上下贯通、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的一体化应急指挥部体系基本形成。

2025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12.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修订区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推动镇街、区级有关部门开展新一轮预案修订。

2024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配套出台应急处置“一册通”“明白卡”。镇街和村(社区)两级应急预案修订率达到100%。

2025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各镇街配合

13.强化应急力量

制定出台专业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加大重点行业领域队伍建设力度。

2024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区减灾委有关成员单位配合

按照区专职人员不少于30人、镇街专兼职人员不少于15人标准全面建成应急救援队伍,村(社区)微型应急救援站(点)建成率达到100%。

2025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各镇街配合

依托全区学校操场、应急避难点、广场等公共资源布局2—3个临时起降点。

2026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14.完善救援装备

完成全区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

2024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有关部门、镇街配合

区域中心及重点镇街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率超过70%,实现基层救援队伍“5分钟响应、15分钟到达、20分钟开展救援”。

2026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各镇街配合

立足极端条件下全区、镇街两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需求,分级推进救援装备配备,优化装备保障模式,形成梯次衔接、结构互补的装备体系。

2026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各镇街配合

实现区级队伍常态应对、镇街队伍先期处置的装备保障能力。

2026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各镇街配合

15.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以现有选点为基础,重点推进农村山区临时避灾场所建设,实现自然村全覆盖,落实点位信息“数字应急”上图。完成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2024—2035年)编制工作。

2024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各镇街配合

完成全区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和长期、短期、紧急三类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体系。

2025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各镇街配合

六、救灾救助能力提升行动

16.加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

将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第一时间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2024年

区财政局牵头区,应急局、各镇街配合

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100%通过“一卡通”发放。

持续推进

区应急局牵头,区财政局、各镇街配合

17.加快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实现满足全区启动自然灾害救助Ⅲ级应急响应的救灾物资保障需求。

2025年

区应急管理局、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各镇街

18.健全灾后恢复重建联动机制

对启动自然灾害救助Ⅲ级及以上应急响应的自然灾害,区级有关部门会同受灾镇街启动恢复重建工作,以镇街为主导、区级部门形成合力,广泛调动干部群众、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面积极性,共同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持续推进

区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各镇街

19.完善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制度体系

完善我区自然灾害调查评估相关制度,细化各灾种调查评估实施细则。

2024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区减灾委有关成员单位配合

建立信息共享、多跨协同、行刑衔接、督查督办、线索移交、成果运用等工作机制,形成全面规范的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工作体系。

2026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区减灾委有关成员单位配合

20.充分发挥巨灾保险作用

指导保险公司提升服务质效,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全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

持续推进

区财政局牵头,各镇街配合

七、数字赋能能力提升行动

21.加快数字化系统建设应用

统筹构建“数字应急·自然灾害防减救”综合应用平台,整合部门资源,初步配合完成各类专题应用开发。

2024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各镇街、区减灾委各成员单位配合

配合实现全区防灾减灾救灾感知监测体系全面覆盖,数据资源与能力组件全面完善,业务应用场景形成实战实效,区域安全“可感、可视、可统、可防、可救”。

2025年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各镇街、区减灾委各成员单位配合

22.促进铁塔电力资源和数据应用

运用通信铁塔、电力等大数据,开展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灾情评估。

持续推进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经济信息局等部门、各镇街配合

八、宣传动员能力提升行动

23.推动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普及

广泛开展“5·12”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全民防灾减灾救灾良好氛围。

持续推进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各镇街、区减灾委各成员单位配合

开展“千师万讲”安全知识大宣讲、应急科普讲解大赛、应急科普微视频大赛等活动,积极推动防灾减灾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持续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持续推进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各镇街、区减灾委各成员单位配合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让全社会理解、认同和支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持续推进

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各镇街配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 万盛生态环境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