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减灾委成员单位,有关单位:
6月主汛期已至,鉴于今年严峻的灾害形势,区减灾办会同相关部门对我区6月自然灾害发生趋势进行分析,形成了《重庆市万盛经开区6月自然灾害趋势分析》印发你们,请各单位根据实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研究并部署落实,做好应对准备,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6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6月自然灾害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气候趋势预测
今年6月,预计我区降雨场次在5次左右,总降水量219.3毫米,较常年同期199.4毫米偏多1成;平均气温为24.5℃左右,较常年同期25℃偏低0.5℃。灾害防范进入实战期,中小河流域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需重点关注和防范。
二、灾害趋势预测
(一)气象灾害。
预计3日,小到中雨;11—12日,中到大雨,局地暴雨;17—18日,大到暴雨;24—25日,大到暴雨;29—30日,中到大雨,局地暴雨。6月降雨场次多、总降雨量偏多,强对流天气易发的可能性较大,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形势较为严峻。
(二)洪涝灾害。
6月降雨场次多且在中下旬相对集中,全区中小河流普遍发生超警戒或超保证水位洪水的可能性小,但存在局部区域出现突发超警戒洪水位的可能。应重点关注养生河、丛林河、孝子河、刘家河石林场镇段、溱溪河关坝凉风河段河流水情,避免因突发性暴雨引发的山洪灾害。
(三)地质灾害。
据历年资料统计分析,我区地质灾害80%以上由降雨诱发,特别是区域性强降雨极易造成地质灾害群发多发。6月降雨频繁,属全年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主要发生区域以交通道路沿线、工程建设区域、沟谷斜坡及农村居民房前屋后等为主,要重点防范城区滑坡、崩塌较多的万盛街道、东林街道、万东镇、南桐镇和工业园区等区域,镇村滑坡、崩塌较多的金桥镇、黑山镇、石林镇、关坝镇、青年镇等区域,道路沿线边坡及其周边区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较多的景区各旅游公路、南万高速公路、万梨公路、丛黑公路、三万南铁路、镇村级公路等各级道路沿线边坡及周边区域。
(四)森林火灾。
今年6月气温较常年偏低,又受频繁降雨影响,持续的春季火险高风险形势有望得到缓解。6月上中旬少雨时段,特别是端午节期间处于降雨间隙,需加强防范人为活动带来的林区火灾风险。
(五)农业病虫害。
根据我区历年病虫草鼠害发生情况、作物品种布局、耕作制度、天气预报等因素进行初步分析,预计6月农业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特别是要加强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两迁”害虫的监测防控,高温高湿天气做好水稻稻瘟病的防控,雨后及时做好清沟排涝等田间管理。
(六)生产生活重点领域。
1. 道路交通。6月有多次明显降水过程,雷雨天气影响驾车视野,路面积水易导致车辆打滑,高温、山洪、地质灾害、内涝等影响行车安全,风险较高。
2. 建设施工。我区地质条件复杂,汛期建筑工地泥水混合易导致人员、车辆打滑引发高处坠落、车辆伤害事故;部分基坑、沟槽、边坡、渣场等工程截排洪设施不完善,受降雨影响易引发坍塌事故;高温、大风、雷暴天气容易引发户外作业安全事故。
3. 消防。经济企稳回升,消费需求增加,休闲娱乐、夜间餐饮等生产经营活动增多,用气用电量增加,火灾防控压力较大。电动车、新能源汽车等保有量增加,充电频率增多,容易出现设备过载、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4. 危险化学品。汛期强降雨、雷电天气较多,地势低洼的企业易受洪涝灾害影响,危险化学品生产原料及成品库存易发生泄露、爆炸事故,危化品运输过程中易发生自燃、爆炸或因交通事故碰撞造成燃烧爆炸,大型冷冻库、冷藏库使用的液氨装置,发生泄漏的可能性增大。
5. 工贸。部分短流程工艺企业为节省用电成本,选择在夜间生产,光线照明差、企业安全管理松懈、员工倒班注意力和反应力下降,易因误操作引发事故。
6. 文化旅游。节假日期间,群众出行意愿强烈,人流客流激增,要警惕踩踏事故和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风险。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满负荷、超负荷运转的情况增多,客运索道、玻璃栈道、高空滑翔等新业态的风险较高。短时强降雨、大风、雷暴、高温等极端天气对户外旅游安全影响较大。
三、对策建议
(一)抓实安全生产大检查,压实防治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以“控大事故、防大灾害”为目标,以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自然灾害防灾固本强基三年行动为基础,以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为主线,以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全面强化安全责任,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切实做好我区汛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督促各镇街和企事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精准发现和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真正做到干起来、落下去、见实效。
(二)加强短临监测,强化预警管理。进入主汛期,暴雨、大风、雷电、冰雹灾害多发频发,气象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对流天气、极端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要进一步完善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会商沟通,为各级各部门防灾减灾决策部署争取时间;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水利部门要加大水文信息监测共享力度,加强与气象部门联合会商,做好中短期水雨情趋势分析,及时研判突发性局地暴雨引发的洪水趋势,关注河流水情变化,重点加强暴雨导致的中小河流超警洪水和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减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预警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万盛减委〔2020〕7号)的要求,加强行业预警管理,落实落细预警信息在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的响应措施,在气象预警信息基础上添加行业部门针对性的响应措施和要求,确保行业领域的末端和管理对象“收得到、看得懂、管得住”,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村(社区)、企业,及时通知到岗到户到人,切实贯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防止盲区漏洞和工作脱节。
(三)及时会商研判,规范信息共享。“一委四指”办公室充分发挥统筹作用,及时通报共享工作信息;规划自然资源局、水利局、气象局等部门要严格执行信息报告制度,加强信息互通和会商联动。要加强高考和端午假期期间的灾害趋势预判,有灾害发生趋势要及时启动会商,研究部署应对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密关注重要气象信息专报和短时临近预警预报,及时研判行业风险并有效应对。
(四)强化专业布防,科学调度指挥。各级各有关部门应急责任人和专业人员要深入一线,靠前驻防指导,强化先期处置。一旦发生险情,要按照预案科学抢险、有效处置,严防发生各类次生灾害。规划自然资源局要在高风险区、人流密集区,特别是场镇、学校、临江临河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加强地质队员驻守力量;水利局要强化重点区域巡查防控,特别是在刘家河石林场镇段、溱溪河关坝凉风河段等发生洪水概率较大的重点流域提前布防,根据汛期调度计划及其权限,结合流域内干支流来水情况、下游安全泄洪能力及水库起调水位等,科学开展水库拦洪错峰调度。规划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要利用当下降雨频繁期,及时配齐备足扑火物资,开展队伍的培训演练,为高温伏旱期森林防灭火工作做好人员、物资、装备等各项准备。农林局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的准备,提前做好农业相关应急物资储备,以有序应对重大农业自然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发生。
(五)做好应急准备,科学救援处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汛期“战时”工作要求,积极做好队伍、物资、预案等应急准备。应急管理、消防救援部门要抓好队伍备勤,按照实战要求,做好各级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以及社会组织等各方面救援力量调度指挥的准备。各镇街应急队伍要整装待命,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灾害事件;要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指派专业人员靠前驻防,遇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出动救援。各类救援队伍、技术支撑单位和专家要时刻保持应急状态,熟练掌握灾害应急处置的方法和程序,确保一旦发生灾险情,拉得出、顶得住、打得赢。
(六)加强公众宣教,做好舆情应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通过报纸、短信、广播、电视,利用微博、微信等移动客户端,主动、及时、准确、客观向社会发布预警预报、灾情险情和工作动态。要加强涉灾舆情监测,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回应社会关切,避免因不实信息及谣言引发社会负面舆论或造成公众恐慌。